如何有效控制監測過程中的風險,提高監測項目的管理水平與效率,提升監測技術含量,優化基坑監測方案,更好的實現風險預控,實現“信息化監測-快速反饋-施工控制-在線管理”,是監測企業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。
智慧的監測是信息技術與工程監測的成熟結合,對工程及周邊環境監測的海量數據實現自動化采集、傳輸及智能化處理,實現了“實時感知風險、快速預報風險、有效控制風險”的目標,為客戶提供最專業、最快捷、最及時的服務。
智慧的監測是信息技術與工程監測的成熟結合,對工程及周邊環境監測的海量數據實現自動化采集、傳輸及智能化處理,實現了“實時感知風險、快速預報風險、有效控制風險”的目標,為客戶提供最專業、最快捷、最及時的服務。

工程監測行業業務需求與挑戰
2003年7月,建設中的上海地鐵4號線突發涌水事故,造成若干地面建筑物遭到破壞。
2006年10月,廣州市地鐵4號線施工現場基坑坍塌,致1人死亡、3人受傷,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8萬元。
2008年11月,杭州地鐵湘湖站北基坑坍塌事故,造成21人死亡,24人受傷,直接經濟損失4961萬元。
2009年6月,上海市閔行區在建的蓮花河畔景苑一幢13層樓房向南整體傾倒,一名安裝工人死亡。
2012年2月,上海松江某工地4千平方米的基坑約一半面積突然坍塌,造成周邊道路及一幢三層辦公樓受損。
2009年6月,上海市閔行區在建的蓮花河畔景苑一幢13層樓房向南整體傾倒,一名安裝工人死亡。
2012年2月,上海松江某工地4千平方米的基坑約一半面積突然坍塌,造成周邊道路及一幢三層辦公樓受損。
智慧監測典型應用場景
中國城市化進程逐步加速,地下工程規模愈來愈大,然而工程在設計、施工、管理等方面導致工程事故的風險因素也隨之加劇,如何提高行業效率,實時有效監測,及時預測風險,提高行業服務能級,成為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。智慧監測核心技術與業務創新能力

智慧的監測是信息技術與工程監測的成熟結合,對工程及周邊環境監測的海量數據實現自動化采集、傳輸及智能化處理,實現了“實時感知風險、快速預報風險、有效控制風險”的目標,為客戶提供最專業、最快捷、最及時的服務。
